当前位置:中国公共安全行业协会 > 行业动态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会徽正式发布!

image.png

       6月30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正式举办。组委会竞赛部部长、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张华,中关村朝阳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娄毅翔,组委会新闻宣传活动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项目负责人许梦哲,组委会竞赛部国际技术官员、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国际事务主任周兆达等出席发布会,对相关情况进行解读。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至17日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此前已发布第一批比赛项目和竞赛规则,并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宝贵意见建议,今天正式发布第二批赛项。
 

  张华介绍,第二批赛项在主体赛方面新增了2个表演赛项目和1个场景赛项目。新增的表演赛是:武术和“灵机一动”2个项目。新增的场景赛是:“仓储中心场景—混料分拣技能竞技”1个项目。在外围赛事方面,增设桌面级人形机器人自由搏击、桌面级人形机器人集体舞蹈2个项目。
 

  目前,第二批赛项和赛事规则已在官方网站正式上线,第一批赛项的比赛规则也进行了优化调整。组委会将持续完善竞赛规则,组建经验丰富的竞赛组织团队和业务精湛的裁判队伍,全方位严格把控赛事流程、技术保障、场地布置和服务细节,确保运动会竞赛工作顺利进行。
 

  会上还正式发布了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会徽。会徽由中央美术学院冬奥设计团队设计,主体图形由二进制的0和1构成运动状态的机器人,这些0和1代表着数字技术与智能算法,机器人动态姿态展现了拼搏精神,后方渐变圆点强化了运动感和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会徽整体简洁而富有张力,完美融合科技与运动元素,生动诠释了运动会的独特魅力。
 

  在回答足球赛项设置问题时,张华表示,足球是运动会的亮点赛项,随着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突破,机器人竞技进入了“多机协同、战术智能”阶段。受机器人世界杯(RoboCup)国际技术委员会最新规则更新影响,赛事取消了2v2项目,重点推进更具挑战性的3v3和5v5团队赛制,同时还将探索7v7赛制下的AI算法,推动机器人足球技术战略升级。
 

  娄毅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世界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建设及使用安排,并阐述了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规划
 

  世界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按照场馆空间有效利用、赛事场景化整为零、避免大规模临建的设计思路,采取“租建结合、分步实施”的方式来建设,最大限度复刻正赛内容,实现赛训有效衔接。赛后,朝阳区将把实训基地打造成为行业领先的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验证、技术迭代、人才培养、产业对接与公众科普的综合性平台。
 

  基地主要由“熊猫眼”核心区、室外足球配套区域和场景类测试赛区三部分组成。“熊猫眼”核心区位于国家速滑馆西南侧下沉广场,包含5v5球场、10块足球半场训练区等,采用测地线穹顶结构;室外足球配套区域位于速滑馆南广场,设有临时篷房及5块足球场;场景类测试赛区在速滑馆场内环廊西侧,设计有10块场景区域。目前室外足球场配套区已基本搭建完成,7月初可投用,“熊猫眼”核心区和场景类测试赛区预计7月中旬搭建完成,中下旬投用,已有20台机器人入驻,参赛队伍可线上预约训练。
 

  朝阳区将借助运动会契机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一是加强规划政策引导,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配套细分产业资金;二是建立企业服务生态,搭建运营平台和服务平台,助力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和企业服务;三是建设共性技术平台,解决行业痛点堵点,提供技术支持;四是组建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孵化优质创新企业;五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建设人形机器人创新廊道和相关产业园区;六是打造全域应用场景之城,全域开放应用场景,联动各类大型活动,为机器人提供展示和应用机会,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推进产业发展。
 

  许梦哲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总台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中的相关工作
 

  许梦哲表示,近年来总台持续关注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为千行百业发展赋能,聚焦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作出重要探索。从2025总台春晚舞台上机器人扭秧歌转手绢,到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等活动,总台让机器人的面孔越来越为受众熟悉,也离我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近。在总台全媒体矩阵的强力加持下,人形机器人半马有23个话题登上全网热搜,总阅读量超过23亿次,182家国内外媒体转发报道比赛,CNN、法新社、德国电视一台等外媒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充分利用这次的机器人运动会,全面验证和打造关于机器人赛事相关的直转播标准和创新宣传体系,打造世界一流的人形机器人综合性体育竞技交流平台,推动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促进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运动会总台北京总站将牵头完成两大主体内容。一是在预热阶段,组织机器人参赛队伍进行线下的能量方块传递活动。以运动会倒计时30天为节点,总台精心选取北京市内双奥遗产、世界遗产以及生态、科技、文化地标等点位,让机器人队伍接力传递象征“拼搏创新未来”的能量方块。二是会同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承担开幕式机器人秀的展演组织。总台设计了人形机器人和模特携手同行的未来感服装展示,以及人机联手奏乐、共同演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潮创演,还精心编排了科技感十足的人机共舞。
 

  许梦哲还提到,总台将发挥全媒体优势持续做好赛事报道。此前,总台已对赛事口号征集、官方报名通道开启、赛项及规则发布等做了详细报道。接下来在赛事期间,总台将对重点赛事和重要活动进行电视直播,其他相关赛事也将通过总台新媒体矩阵得到全景式呈现。
 

  周兆达介绍了人形机器人足球项目——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北京大师赛(RCAP Beijing Masters)的国际参赛队伍入围情况
 

  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北京大师赛由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和北奥集团联合打造,代表全球最高水准的人形机器人足球赛事。截至目前,已有来自美国、巴西、德国、荷兰、意大利、葡萄牙、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阿联酋、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30支国际顶尖机器人队伍完成预报名,其中8支队伍曾获得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的世界总决赛前四名。
 

  作为本次赛事的重要亮点之一,技术委员会按照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国际评审标准,对报名队伍进行了严格筛选与审核,评审内容涵盖历年参赛成绩、全球排名、技术文档、学术论文、机器人足球演示视频以及专家线上面试。
 

  周兆达受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北京大师赛技术委员会的委托正式宣布首批获得参赛资格的队伍名单。首批获得参赛资格的队伍包括荷兰 Tech United Eindhoven队、德国 HTWK Robots Leipzig队、阿联酋 KURA队(哈利法大学 Khalifa University)和葡萄牙 LAR@Humanoid队。这些队伍均为活跃于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前沿的国际顶尖强队,代表了当前全球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最高水平。
 

  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北京大师赛技术委员会目前正对其余报名队伍提交的参赛材料进行评审,后续将陆续公布获得参赛资格的队伍名单。
 

  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感谢北京市人民政府、组委会,特别是北京国资公司高效推进并顺利完成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实训基地的前期建设工程。本次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北京大师赛将首次推出全球瞩目的“5对5大型人形机器人足球赛”,比赛全程由AI算法自主控制,无任何人工遥控,标志着人形机器人竞技正式迈入“多机协同、团队智能”时代。
 

  此外,周兆达表示目前澳大利亚队、巴西队、印度尼西亚队、新加坡队、意大利队等多支国际强队仍处在组委会评审阶段。后续,组委会将陆续公布获得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人形机器人足球赛项正式参赛资格的队伍名单,敬请持续关注。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人工智能揭秘DNA中的“暗物质”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中国公共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