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公共安全行业协会 > 行业动态

2025安防行业半年报出炉,行业分化与韧性成长并存

       步入9月,国内各行各业基本披露完2025年上半年财报,安防行业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一份子,自然也不例外。

  据不完全统计86家部分涉及安防业务上市公司披露的2025半年财报来看,2025年上半年安防行业整体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发展态势。其中不少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大大超出预期,盈利能力以及品牌影响力得到质的飞跃。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本报告期内行业半年报的揭示,一方面仅是相关业绩数据的增减,另一方面更是企业战略布局的得失与未来赛道的风向转换的较量。具体看如下介绍!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超六成企业净利增长,头部企业表现亮眼

  本报告期内,在这86家部分涉及安防业务的上市公司中,有43家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同比正向增长,占比50%。其中芯片企业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实现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增长295.82%。

  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向增长的有51家,占比近60%。同比增长前10的是千方科技、高德红外、高新兴、寒武纪、凤凰光学、奥拓电子、浩淼科技、奥比中光、瑞芯微、佳都科技。实现盈利的有48家,占比55.8%。其中,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寒武纪盈利排名前三。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有16家,占比18.6%。

  上半年总营收实现正向增长的有55家,占比约64%。其中寒武纪、云天励飞、奥比中光、大立科技总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347.82%、123.10%、104.14%、103.46%。

  行业第一梯队层面,根据企业披露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海康威视实现总营收418.18亿元,同比增长1.48%;归母净利润实现56.57亿元,同比增长11.71%。大华股份实现营收151.81亿元,同比增长2.12%;归母净利润为24.76亿元,同比增长36.80%。千方科技实现营收33.10亿元,同比减少7.21%;归母净利润实现1.7亿元,同比增长1287.12%。

  对于企业业绩的变动,海康威视在业绩说明会表示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海康威视开始全面调整,从更关注收入,到更关注利润,不再卷收入。为此做了一系列调整措施。包括对所有产品线分类管理,区域销售考核利润,中小企业事业群垂直管理等等。

  大华股份相关负责人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尽管面临全球贸易摩擦与国内消费复苏压力,但公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聚焦高价值领域,经营整体呈现 “逐步企稳、健康发展” 态势,为下半年增长积累充足势能。

  千方科技在半年报告中表示公司在内部管理上,进一步优化针对核心业务的组织管理,持续通过精细化管理核心业务、灵活激励创新业务,助力企业在保持核心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构建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强化组织韧性应对不确定性,通过数字化工具、激励机制创新与组结构优化等,助力企业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增长。

  从上述数据大体可以看出,行业整体正从过去的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升,多家企业通过战略调整、技术升级与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盈利能力的优化。换言之,尽管当下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但安防产业凭借其持续的技术积累与市场韧性,正在迈向更加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行业分化加剧,转型进入深水区

  依旧上述内容描述,当前安防行业盈利能力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查看这86家企业的具体业绩数据来看,一特征非常明显,即行业分化加剧,呈现差异化发展格局。

  而这种分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头部企业与中小厂商之间的差距在拉大,马太效应愈发显著。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作为绝对龙头,其营收体量远超其他企业,尽管增速放缓,但凭借其强大的品牌、渠道和技术护城河,依然能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长,展现出极强的抗风险能力和规模效应。

  而众多中小型企业则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部分企业营收与利润出现负增长,甚至陷入亏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艰难求生。比如达实智能、赛为智能、数字政通、银江技术、金溢科技、安居宝、淳中科技等知名企业在本报告期内营收和净利润均负增长。

  二是企业间因技术路径和转型速度不同而产生的分化。以寒武纪、思特威、奥比中光等为代表的,专注于AI芯片、视觉感知等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踩中了人工智能爆发的风口,实现了惊人的几何级数增长,成为驱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其中,思特威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86亿元,同比增长54.11%;归母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增长164.93%。奥比中光营收则为4.35亿元,同比增长104.14%,归母净利润为0.6亿元,同比增长212.77%。

  当然,它们的高速增长与部分仍增长缓慢的企业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或因技术迭代滞后、或因市场需求变化和过度依赖传统安防产品导致业绩承压明显,增速缓慢甚至下滑。

  基于这种格局,有业内人士表示,当下的行业格局或标志着行业转型已进入深水区。过去“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已经结束,未来的竞争将是核心技术与战略定力的竞争。也就是说国内行业整体虽保持韧性,但内部结构正在经历深刻重塑,强者恒强、创新者领跑的态势将日益固化。

  技术持续更新,行业发展的强驱动力

  除了行业分化之外,纵观上述86家企业的业绩表现,也可以看出另外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即那些在人工智能、高端芯片、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并成功实现商业化的企业,正享受着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红利,并重新定义着行业的竞争格局。换言之,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业绩增长最核心、最强劲的驱动力。

  代表性企业,上述第二部分内容已有部分要提及,但除了这些企业外,北京君正、瑞芯微、云天励飞等企业在本报告期内同样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其中,北京君正实现营收22.49亿元,同比增长6.75%;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2.85%。瑞芯微实现营收20.46亿元,同比增长63.85%;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0.61%。云天励飞营收则同比增长123.10%。

  另外,行业头部巨头这几年的发展态势也同样印证了这一观点。依据它们在本报告期内的业绩说明会描述,可以归结出一结论,即技术不再是产品的附加功能,其本身就是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将驱动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所以优势企业理应进一步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利润优势,在这一条赛道持续深耕。

  未来,技术迭代的速度与深度将成为企业间竞争最关键的变量,主导着行业格局的演变。

  结语:

  展望未来,国内安防行业的发展路径已愈发清晰。首先是在技术创新上,尤其是人工智能与高端芯片的深度融合,将成为行业发展最核心的引擎,驱动着行业向“智能化、物联化”深度演进。

  其次,在行业格局上则将延续“强者恒强”与“创新者突围”并存的态势,头部企业凭借其生态与规模优势巩固地位,而技术先锋企业则通过颠覆性创新开辟新赛道。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聚焦高价值领域、强化内部运营效率将成为企业的普遍战略选择。总的来说,整个产业将在分化与整合中,持续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中国公共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