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公共安全行业协会 > 行业动态

迈“智”逐“新”:重庆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

       9月5日至8日,一场共享数智中国建设新机遇的全球盛会——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将在重庆举行。通过智博会这个窗口,可清晰了解包括重庆在内的中国各地智能产业的创新成果。  “点亮未来的光,智慧就在身旁。数字城市的脉搏,和时代同频交响……

  9月5日至8日,一场共享数智中国建设新机遇的全球盛会——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将在重庆举行。通过智博会这个窗口,可清晰了解包括重庆在内的中国各地智能产业的创新成果。

  “点亮未来的光,智慧就在身旁。数字城市的脉搏,和时代同频交响……”正如智博会由AI创作的主题曲所唱,作为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近年来重庆以“AI+”应用为突破口,乘“智”而上,向“新”而行,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正全力打造具有区域引领力、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

  “AI+”场景应用不断拓展

  智能制造AI视觉质检系统、智慧农业病虫害AI监测终端、智慧城市交通AI调度平台、智慧医疗影像AI辅助诊断工具……2025年以来,重庆推出32个“AI+”典型应用场景,覆盖制造业、农业、城市治理、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勾勒出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实体经济的鲜活图景。

  传统农技服务受限于专家服务范围有限、专业覆盖不足等问题,农民常面临病虫害防治难、用药不科学的困境。有了高效便捷的“AI庄稼医院”,“看病”体验正在悄然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

  重庆巴南区建立“AI庄稼医院”,通过数字化复刻现代医疗流程,构建“线上问诊—智能开方—精准服务”的全链条闭环。用户只需通过手机上传患病庄稼叶片照片,短短数秒,系统便能精准识别植株患病类型,并开出包含用药剂量、喷洒周期的“数字处方”,让农业生产告别“凭经验”,走向“靠智能”,切实助力农户降本增效。

  制造车间、地下隧道基础设施运维……在重庆,人工智能正以多样化的应用形态,深度融入产业升级与民生服务的方方面面。

  走进赛力斯超级工厂,1600多台智能终端与3000多台机器人协同运作,焊接、喷涂等生产环节自动化率实现100%。“采用AI视觉检测技术,十几秒钟就能对单一零部件的几十处卡口完成全部检测,有效保障产品一致性和出厂品质。”赛力斯超级工厂总经理曹楠说。

  工厂里靠智能设备高效运转,在基础设施运维场景中,智能技术则换了一种“发力方式”。

  重庆九龙坡区含谷镇华月路上车流不息,一派繁忙。而在距离地面约6米深的220千伏陈宝东西线隧道内,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员工汪攀正通过笔记本电脑登录监控总站,按下“立即巡检”指令。

  很快,一台导轨式智能巡检机器人沿着隧道顶部轨道启动,时而停下观察、时而稳步前行,对隧道内环境、温度、气体等情况展开全方位“体检”。这台机器人自带可伸缩机械手臂,能精准伸到设备旁,近距离拍摄监测数值画面并传回系统后台,让运维人员随时比对、分析,哪怕细微异常也逃不过“眼睛”。

  智能巡检机器人集成了AI主机、感知主机、运动主机,既能定时定点巡检,也能响应临时、遥控巡检需求,“它传回的实时数据直接对接电缆精益化管理平台,从数据采集到分析决策、事务处理一步到位,巡检效率比以前高多了。”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吴宇说。

  全产业链生态逐步完善

  人工智能浪潮奔涌,不仅托举新兴产业加快成势,也强力驱动传统产业焕新提质。

  中冶赛迪信息紧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赛道,企业自主研发的AI平台,结合智能相机与深度学习算法,可实现原料筛分、火焰识别、压轧控制等多种功能,覆盖钢铁冶金生产全流程的100余个应用场景。

  中冶赛迪信息机器视觉产品部部长庞殊杨说:“传统的方法是工人戴着护目镜,直视1500℃、1600℃的火焰,现在我们用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替代人眼,用AI算法替代人脑,可以做到准确率99%以上。”

  随着“制造基因”与“智能基因”深度融合,重庆正以人工智能技术为纽带,串联起全产业链发展的新图景。

  在重庆涪陵区,当地依托武陵山险峻地貌,打造“悬崖+AI”反差场景,以环形玻璃幕墙与AI机器人形成视觉冲击,重构景区消费体验空间,将传统观光升级为“云端品咖”“科技六小龙打卡”等模式,构建自然与科技融合的极致新场景。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介绍,近年来,重庆先后创建视听交互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国家级平台10个,建设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大型数据中心16个,人工智能基础底座不断夯实。与此同时,核心产业集群加速壮大,跨维智能、芯鸿智算等一批算力芯片和服务器企业先后落地,累计培育未来工厂10家,打造“AI+制造”典型场景22个。

  政策赋能构建创新高地

  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和政策体系的全面赋能。

  重庆先后出台《重庆市“人工智能+”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重庆市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从技术创新、场景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将数智科技纳入全市“416”科技创新布局,组织实施人工智能、高端器件与芯片、核心软件等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与此同时,重庆积极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体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嘉陵江实验室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开展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主任王志杰表示,如今的重庆,已形成涵盖AI研发、算法设计、硬件制造、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

  王志杰介绍,本次博览会智能机器人板块,参展企业30余家,展览面积约1.2万平方米,突出“智慧新应用”,重点展示智能机器人在实际生产生活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充分展示智能机器人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让观众直观了解机器人技术如何改变生活,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随着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重庆人工智能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庆正系统谋划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形成涵盖“基础硬件—核心技术—行业应用”的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全市人工智能核心及关联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中国公共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