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公共安全行业协会 > 行业动态

长江干线四川至安徽段实现智能监控系统全覆盖

据长江海事局6日消息,长江干线四川至安徽段470艘涉客船舶、760艘涉危船舶实现智能监控系统全覆盖,涉客涉危航运企业实现对所属船舶、船员驾驶不安全行为的智能识别、主动预警。

image.png

“长江海事局辖区有危险品船公司200余家,年危险品货物吞吐量2.2亿吨、客运量达3800万人次。”长江海事局负责人介绍,“涉客涉危船舶关系到人民群众出行安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加强涉客涉危船舶管理,近年来,长江海事局大力推进“可视长江”建设,在涉客涉危等重点船舶中推广智能监控系统,推动管理模式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在武汉两江轮渡公司监控室,工作人员通过屏幕就能实时查看每艘轮渡的驾驶室、甲板、机舱等动态。“过去主要靠人到现场检查,现在通过系统实现全时段监控,我们对船舶、船员管理更有力了,安全更有保障了!”公司副总经理江波表示。

据悉,该系统集“实时画面传输、AI风险预警、航行数据记录”于一体,一旦发现船舶走错航路、违规锚泊以及船员疲劳驾驶、违规使用手机等不安全行为,能第一时间识别、报警。随着系统全面应用,航运公司建立岸基监控制度,安排专业人员24小时值班,对船舶动态进行远程监控,及时处置系统告警信息,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此外,长江海事局还上线运行长江航运智能管理平台,汇聚海事、气象、水文、地灾等118类、100亿条航运信息,打通了 VTS(船舶交通服务系统)、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CCTV(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卡口等监管手段,实现信息共享融通、风险智能研判、监管精准智能、服务优质高效。

数据显示,智管平台2025年正式上线运行以来,累计排查、发现风险隐患9.3万项,服务船舶锚泊8.76万艘次、船舶过闸2.7万艘次。同时,海巡艇出航时间减少40%,非现场巡航占比达48%,现场监管精准性不断提升,执法成本明显降低,监管质效不断凸显。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中国公共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